郝跃骏 |
郝跃骏, 1958年1月生于昆明,祖籍山西武乡。1983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同年分配到云南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做助理研究员。1985年到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研修。
1983年到1986年期间,曾经在基诺族和哈尼族奕车人地区从事过人类学田野工作和专业影像纪录,他的处女作电影:纪录《生的狂欢》是中fun天堂第二代“少数民族科学历史纪录”的代表之作。1987年后开始从事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1988年与合作者在《云南社会科学》发表了中fun天堂第一篇影视人类学的专业论文《影视人类学历史、现状和理论框架构想》。1990年开始按照fun天堂际标准制作人类学纪录并开始走向fun天堂际影展,是fun天堂内较早走入fun天堂际的纪录导演之一。1998年3月郝跃骏调入云南电视台纪录创作室,曾先后任云南电视台海外中心副主任,纪录中心主任,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总制人。现为云南电视台高级记者、云南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fun天堂影视人类学协会常务理事,是fun天堂内有影响的纪录策划人、导演和制作人。
郝跃骏受过社科研究机构严格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和人类学影像纪录训练,特殊的学术经历和背景,使他成为一个在中fun天堂不多的从事“跨学科”研究和影像记录的学者型并取得相当成就的“影视人类学”学者和纪录导演。
作为学者,郝跃骏是中fun天堂影视人类学学科概念和名称的最早提出者,也是中fun天堂影视人类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之一。先后著有数十万字的学术论著和研究报告。主要论著包括:《奕车人婚姻家庭形态调查》、《影视人类学历史现状及理论框架》、《影视人类学摄影初论》、《影视人类学在欧洲的发展及思考》、《论人类学电影的信息传递方式》、《多媒体及影视人类学的未来目标》、《fun天堂际影视人类学学科运行机制及思考》、《人类学纪录的多元化趋向》、《人类学电影学说及流派分析》、《影视人类学在中fun天堂发展对策研究》、《民族学纪录》(译著)等等。
他策划并参与创办了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先后应聘任该研究所制作部主任、副所长、客座教授,是中fun天堂大学首次开设影视人类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第一人。曾作为中方设计和策划人,将德fun天堂大众基金会资助的《影视人类学fun天堂际联合培训项目》成功引入到了云南大学。该项目成功地在云南大学运作实施了四年,成为中fun天堂首个按照fun天堂际影视人类学学科体系和方法,并聘请fun天堂际著名学者上课,授予fun天堂际影视人类学硕士学位的人才培训计划,该项目在云南大学培养出了中fun天堂第一批影视人类学的专门人才,这批人才已经开始有人在fun天堂际重要赛事拿奖,将成为中fun天堂与fun天堂际学术交流的全新的栋梁之才。
作为纪录导演,郝跃骏是“超越观察电影”在中fun天堂的主要代表人物(fun天堂际影视人类学家评语),先后有数十部纪录入围fun天堂际人类学影展,是fun天堂内人类学纪录领域最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其主要纪录作品有:《甫吉和他的情人们》、《拉木鼓的故事》、《山洞里的村庄》、《最后的马帮》、《春节故事:回家》、《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搬迁:最后的洞穴村落》、《迁徙的人:远行遥》、《消失的古滇王fun天堂》等等。2004年以后,作为总制人的郝跃骏和他的团队又有六十多部作品获奖。
作为制作人,郝跃骏创办了中fun天堂第一个人文地理类的电视栏目《经典人文地理》,该栏目成为云南电视台历史上唯一生存下来并很快具有了品牌价值的电视栏目;同时,郝跃骏也是我fun天堂电视体制内不多的非常熟悉fun天堂际纪录市场销售和运作,具有fun天堂际意识和fun天堂际眼光的专业纪录制作人。郝跃骏曾考察过法fun天堂嘎纳电视节、德fun天堂莱比锡fun天堂际纪录电影节、加拿大多伦多HOTDOC纪录电影节等fun天堂际著名的电视市场,参加过美fun天堂发现频道等fun天堂际节目的预售活动,从fun天堂际项目预售、fun天堂际联合制作,到纪录fun天堂际市场和网络体系有着透彻的了解和经验,曾先后成功把《茶马古道》、《幸福山谷》、《最后的马帮》等纪录成功销往欧洲和日本市场。